![]() |
分子微生物学前沿 / 饶贤才,胡福泉主编. --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2013. – (58.178/2524) |
Contents
目 录<br>
自序
前言
第一章 细菌分类、命名与鉴定的研究进展l
第一节 细菌分类的研究历史1
第二节 细菌分类的依据和方法5
第三节 细菌的分类系统12
第四节 细菌的命名15
第五节 细菌的鉴定18
主要参考文献22
第二章 新的细菌毒力因子的发现与鉴定23
第一节 细菌转座子随机突变技术23
第二节 标签标记的突变技术28
第三节 基于毒力基因表达调控特点的筛选技术30
主要参考文献33
第三章 微生物抗不利环境的分子基础34
第一节 微生物耐受低温的分子机制34
第二节 微生物耐受高温的分子机制37
第三节 微生物抗酸的分子机制39
第四节 嗜盐微生物抗高浓度NaCl的分子机制41
第五节 低营养环境中的微生物生命机制43
第六节 嗜压微生物的分子生物学43
第七节 微生物抗辐射的分子机制44
第八节 微生物抗重金属的机制47
主要参考文献<br> 第四章 微生物群体感应系统<br> 第一节 群体感应的研究历史<br> 第二节 群体感应的分子机制<br> 第三节 群体感应的生物效应<br> 第四节 群体感应的应用<br> 主要参考文献<br> 第五章 细菌的免疫系统<br> 第一节R-M系统
第二节T-A系统
第三节Abi系统
第四节 CRISPR-Cas系统69
主要参考文献74
第六章 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与机体的模式识别75
主要参考文献83
第七章 细菌的分泌系统85
第一节I型分泌系统86
第二节Ⅱ型分泌系统88
第三节Ⅲ型分泌系统90
第四节Ⅳ型分泌系统94
第五节V型分泌系统99
第六节Ⅵ型分泌系统102
第七节Ⅶ型分泌系统105
主要参考文献110
第八章 微生物水平基因转移111
第一节 细菌的可移动遗传元件1ll
第二节 水平基因转移的方式与机制145
第三节 水平基因转移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155
第四节 水平基因转移的研究方法159
第五节 水平基因转移的障碍163
第六节 水平基因转移与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及生物修复165
主要参考文献171
第九章 细菌膜囊泡173
主要参考文献182
第十章 细菌的纳管系统183
主要参考文献191
第十一章 微生物生物钟系统193
主要参考文献200
第十二章 微生物生物波及其调控机制20l
主要参考文献210
第十三章 微生物群落与宿主相互作用211
主要参考文献219
第十四章 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分子基础221
第一节 病毒受体研究进展22l
第二节 整合素在病毒感染宿主细胞过程中的作用223
第三节 病毒感染与细胞凋亡226
第四节 病毒感染过程中miRNA的调控作用228
第五节 宿主细胞泛素系统与病毒的相互作用231
第六节Toll样受体介导的抗病毒天然免疫233
第七节 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236
主要参考文献238
第十五章 病毒工厂的构成及其功能239
主要参考文献253
彩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