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政道文选 / 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编. -- 上海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 – (96.42 /4013) |
Contents
目 录
序<br> 凡例
珍视机遇创造机遇<br> 1 往事回忆:早期芝加哥的岁月和宇称不守恒
2 我和祖国的高能物理事业<br> 发展科技和教育<br> 3 关于培养基础科学研究人才的建议——参观上海复旦大学后的一些感想<br> 4 教育应该受到重视——同毛泽东主席谈对称和教育<br> 5 少年班的建立和思考<br> 6 关于培养高能实验物理学者的一些意见<br> 7 重视发展科技和教育——回忆与小平先生的交往
8 对如何促进“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翻两番”的一些简单想法<br> 9 培养人才的一个长远之计——(CUSPEA十年》再版序
10 独具特色的中国博士后制度前程似锦
11 把握世界科学发展的走势——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成立20周年的祝贺与期望
12 秦惠和政基金
重视基础研究
13 建立强有力的基础科学研究基地
14 没有今日的基础科学.就没有明日的科技应用
15 水·鱼·鱼市场——关于基础、应用、开发三类研究的若干资料和思考<br> 16 推动各学科的交叉、合作和相互理解——记北京现代物理研究中心20年<br> 17 以推动基础科学研究发展为任务——记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20年<br> 18 对科技发展的几点看法——在南沙科技论坛上的致词
19 带有源头创新特点的基础科学研究是极为重要的
人才与人才培养<br> 20 科学的成就出自青年<br> 21 “一对一”培养顶尖基础研究人才
22 给年轻人创造机会<br> 23 优化机会——在诺丁汉大学的演讲
宇称不守恒与对称性<br> 24 弱相互作用和宇称不守恒<br> 25 对称与不对称
26 对称性的破坏
物理的挑战<br> 27 粒子物理的挑战<br> 28 20世纪初的物理
29 科学的发展:从古代的中国到现在<br> 30 物理发展的方向:从“简化归纳”到“整体统一”<br> 科学与艺术<br> 31 科学和艺术——在炎黄艺术馆的讲话
32 艺术与科学——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演讲<br> 33 推动中国现代陶瓷的制作<br> 34 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古陶瓷鉴定<br> 35 工应于天理,艺出于人灵<br> 36 天地之艺的探寻者<br> 37 巨鹏直徙南溟——巨型浮雕南迁小记<br> 38 我和苏绣
纪念与回忆<br> 39 光亚和我——贺光亚八十华诞
40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需要杰出的科技帅才——有感于朱光亚在中国“两弹”事业中的贡献<br> 41 吴健雄和宇称不守恒实验<br> 42 真人真知吴大猷——纪念恩师吴大猷
43 我最早接受的启蒙光源
44 我的老师和老师的老师——纪念叶企孙老师
45 中国核物理的开拓者——在赵忠尧百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附录 李政道年谱<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