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与疫苗 / (意)圭多·格兰迪(Guido Grandi)主编 ; 马贤凯...[等]译.——北京 :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 -- (58.21/4783) |
Contents
目 录<br>
绪论篇 1
1 疫苗接种的今昔和未来 3
1.1 引言 3
1.2 疫苗接种的历史 3
1.3 疫苗接种的现状 3
1.4 疫苗接种的未来 9
1.5 结论:疫苗接种的无形价值 11
2 生物信息学、DNA微阵列和蛋白质组学:寻找疫苗中的互补 19
2.1 引言 19
2.2 从基因组序列到发现疫苗 20
2.3 个案分析:抗B群脑膜炎球菌疫苗 22
2. 4 三种方法的比较 26
2.5 结论:发现疫苗的一种新的技术平台 29
技术篇 33
3 基因组测序和分析 35
3.1 引言 35
3.2 基因组测序 35
3.3 基因组分析 46
3.4 结论 50
4 理解DNA微阵列:DNA微阵列数据集变异的来源和幅度 58
4.1 引言 58
4.2 DNA阵列格式 58
4.3 数据分析方法 61
4.4 DNA微阵列实验中噪声的来源和幅度 64
4.5 结论 75
5 蛋白质组 79
5.1 引言 79
5.2 一些定义 81
5.3 现存的解决蛋白质组学复杂问题的方法 82
5.4 定量蛋白质组学 86
5.5 蛋白质组分析中的初步分离 91
5.6 多维色谱 94
5.7 蛋白质芯片阵列 95
5.8 质谱成像 97
6 蛋白质组学中的质谱技术 106
6.1 引言 106
6.2 质谱技术 106
6.3 利用质谱数据鉴定蛋白质的原理 114
6.4 蛋白质组工作流程 119
7 高通量克隆、表达和纯化技术 129
7.1 引言 129
7.2 基因克隆 130
7.3 表达蛋白 131
7.4 高通量蛋白纯化 132
7.5 表达纯化流程的确认和展望 134
7.6 结论 136
应用篇 139
8 B群脑膜炎球菌:从基因组到疫苗 141
8.1 脑膜炎球菌——细菌性脑膜炎的主要病因 141
8.2 B群脑膜炎球菌疫苗——反向疫苗学实例 145
8.3 结论 153
9 抗致病性链球菌的疫苗 157
9.1 引言 157
9.2 链球菌的比较基因组学 158
9.3 一种抗B群链球菌的疫苗 159
9.4 一种抗A群链球菌的疫苗 164
9.5 结论 166
10 “抗原组”的鉴定——一种设计与发展抗致病菌亚单位疫苗的新工具 170
10.1 引言 170
10.2 小DNA插入文库——覆盖一种致病茵“抗原组”的工具 173
10.3 合适的展示平台 175
10.4 选择性人类血清——为遭遇致病菌提供印迹 176
10.5 同源抗体揭示致病菌的“抗原组” 178
10.6 从“抗原组”回收开发疫苗的候选抗原 179
10.7 总结与讨论 180
11 从衣原体基因组寻找新的候选疫苗 186
11.1 衣原体疫苗的老问题和新前景 186
11.2 后基因组方法 189
11.3 基因组学筛选结果 190
11.4 综合意见 197
11.5 总结 198
12 蛋白质组学和衣原体疫苗 202
12.1 引言 202
12.2 蛋白质组分析 203
12.3 蛋白质组学是对基因组学的一个补充 211
12.4 蛋白质组学有益于疫苗研发 212
13 发现疫苗:铜绿假单胞菌的外膜蛋白和胞外蛋白的蛋白质组分析 217
13.1 引言 217
13.2 铜绿假单胞菌的膜蛋白 218
13.3 铜绿假单胞菌的胞外蛋白 222
13.4 免疫原性蛋白和发现疫苗 225
13.5 结论 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