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8 |
肝源细胞的基因表达谱显示C/EBPαp30 具有不同于C/EBPαp42 的转录调节作用 |
王春喜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
胡赓熙 |
2007年 |
D2007-089 |
博士 |
699 |
C/EBPB抑制恶性细胞增殖以及在ES细胞分化过程中的功能研究 |
孙丽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
刘定于 |
2007年 |
D2007-090 |
博士 |
700 |
SIAT8B 和 PDLIM5 基因于中国汉族人精神分裂症发生的关联分析 |
陶然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
贺林 |
2007年 |
D2007-091 |
博士 |
701 |
外周电刺激调制脊髓阿片镇痛的机理研究 |
王丽花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科学研究院神经所 |
张旭 |
2007年 |
D2007-092 |
博士 |
702 |
酪氨酸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及重要信号分子的调节通路与生物学功能分析 |
王一国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
陈正军 |
2007年 |
D2007-093 |
博士 |
703 |
立体瞳孔反应及PEM快速眼球运动---与高级中枢相关的非随意性眼运动 |
李峙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原生理 所) |
孙复川 |
2007年 |
D2007-094 |
博士 |
704 |
重要病原微生物比较基因组研究的生物信息学方法和应用 |
魏武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
李亦学 |
2007年 |
D2007-095 |
博士 |
705 |
类上胚层多潜能干细胞神经诱导模型的建立及相关信号通路研究 |
夏彩虹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
景乃禾 |
2007年 |
D2007-096 |
博士 |
706 |
胰岛素预处理增强氟尿嘧啶抗肿瘤作用的研究及一种新的肝细胞癌相关抗原 (E4-65 抗原)的初步研究 |
邹可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
谢弘 |
2007年 |
D2007-097 |
博士 |
707 |
植物光合机构的捕光调节 |
陈悦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 |
许大全 |
2007年 |
D2007-098 |
博士 |
708 |
百脉根TCP基因家族CYC/TB1 亚家族功能与豆科花型发育关系 |
王婕琛 |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 |
罗达 |
2007年 |
D2007-099 |
博士 |
709 |
百脉根发育的背腹不对称性与侧花瓣的形态建成 |
罗永海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 |
罗达 |
2007年 |
D2007-100 |
博士 |
710 |
蔬菜害虫小菜蛾两性引诱剂的研究 |
戴建青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 |
杜家纬 |
2007年 |
D2007-101 |
博士 |
711 |
乙酰胆碱酯酶在PC12细胞凋亡中变化的初步研究及中药苦参碱诱导 K562 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 |
姜华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
张学军 |
2007年 |
D2007-102 |
博士 |
712 |
非洲爪蟾体节发生标志基因Mespo 的表达调控研究 |
王金虎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
丁小燕 |
2007年 |
D2007-103 |
博士 |
713 |
GH3.5 基因在水杨酸介导的抗病性与生长素介导的感病及生长发育中的功能研究 |
张忠琴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 |
何祖华 |
2007年 |
D2007-104 |
博士 |
714 |
甲基再生相关基因 SAHH 参与了细胞分裂素和甲基转移反应之间的相互作用 |
李春红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 |
陈晓亚 |
2007年 |
D2007-105 |
博士 |
715 |
人源ADP 核糖焦磷酸水解酶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
查满武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
丁建平 |
2007年 |
D2007-106 |
博士 |
716 |
细胞极性蛋白PAR-3 调节DNA 双链断裂修复的机理研究 |
房龙后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
陈正军 |
2007年 |
D2007-107 |
博士 |
717 |
蛋白质折叠/解折叠研究 1. 光合作用系统II外周蛋白--P23k解折垒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 2. 重组猪胰岛素前体(rPIP)折叠/解折叠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 |
谭翠燕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
阮康成 |
2007年 |
D2007-108 |
博士 |
718 |
大鼠纹状体多巴胺分泌的电化学记录技术及其在体(in vivo)研究 |
姚伟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 |
周专 |
2007年 |
D2007-109 |
博士 |
719 |
刺激模式对大鼠在体(in vivo)多巴胺分泌的调制 |
汪世溶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 |
周专 |
2007年 |
D2007-110 |
博士 |
720 |
前体蛋白加工酶 furin 的天然抑制剂及相互作用蛋白研究 |
韩锦铂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
戚正武 |
2007年 |
D2007-112 |
博士 |
721 |
三叉神经中脑核发育的转录调控和内侧丘系轴突向的分子机制 |
王承忠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 |
丁玉强 |
2007年 |
D2007-113 |
博士 |
722 |
食管癌单克隆抗体SGB-8的研制及NFAT对杂交瘤细胞抗体生成的影响 |
琚济杭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
谢弘 |
2007年 |
D2007-114 |
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