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书资源
新书资源(2013年7月)

微生物学方法 / 马延和主编 ; 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编著.——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 (58.605/7712)

Contents

    目 录<br>    
    前言
    第一篇 历史篇微生物学领域技术方法的发展历程和规律<br>    第一章 微生物学发展历程(总论)
    第二章 研究思路的发展历程(方法论的角度)
    第一节 微生物培养<br>    第二节 分子水平研究
    第三节 组学水平研究
    第三章 研究手段的发展历程(技术原理的角度)
    第一节 微生物培养技术<br>    第二节 微生物分子操作技术<br>    第三节 微生物组学分析技术<br>    第四章 仪器设备的发展历程(工具的角度)
    第一节 微生物研究显微镜的发展历程<br>    第二节 微生物生物反应器的发展<br>    第三节 微生物代谢物检测仪器的发展
    第四节 微生物分子操作仪器的发展
    第五节 微生物高通量分析/检测仪器的发展
    第五章 微生物学技术方法演进案例的剖析与启示<br>    第一节 微生物改造:从传统物化因子诱变育种到代谢工程定向改造<br>    第二节 微生物资源发掘:从培养技术到非培养技术和宏基因组
    第六章 学科交叉对微生物学技术方法发展的作用
    第一节 物理学在微生物学发展中的作用
    第二节 化学在微生物学发展中的作用<br>    第三节 机械学在微生物发展中的作用<br>    第四节 信息学在微生物发展中的应用<br>    第五节 数学在微生物发展中的应用
    第二篇 方法篇微生物学领域主要创新方法汇编<br>    第一章 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br>    第一节 微生物的快速筛选技术<br>    第二节 微生物的新型鉴定技术<br>    第三节 微生物分类的技术方法<br>    第二章 微生物显微成像技术<br>    第一节 不同显微成像技术的工作原理、优缺点及使用对象<br>    第二节 光学显微成像技术的最新发展<br>    第三节 电子显微成像技术的最新发展(92)
    第四节 重要应用举例(95)
    第三章 微生物发酵培养技术(99)
    第一节 发酵过程在线监测与控制技术(99)
    第二节 微培养技术(101)
    第三节 计算流体力学技术(103)
    第四章 微生物菌种选育(105)
    第一节 传统诱变的优点与局限(105)
    第二节 微生物代谢网络改造主要创新技术(106)
    第三节 微生物改造全局扰动技术(114)
    第五章 微生物酶分子改造技术(124)
    第一节 理性设计的原理与发展(124)
    第二节 定向进化的原理与发展(127)
    第三节 “理性进化”的原理和发展(136)
    第六章 微生物大分子及代谢物的检测、分离与纯化技术(141)
    第一节 微生物大分子及代谢物检测技术的发展及其原理(141)
    第二节 微生物大分子及代谢物分离纯化技术的发展与原理(145)
    第三节 高灵敏性、高通量特点的代谢物检测技术(154)
    第七章 微生物计算生物学技术(158)
    第一节 计算生物学在微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与发展(158)
    第二节 生物信息学在微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与发展(159)
    第三节 微生物系统模拟与仿真(163)
    第四节 计算结构生物学在微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与发展(166)
    第八章 微生物组学技术(168)
    第一节 微生物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发展(168)
    第二节 微生物基因芯片技术的最新发展(177)
    第三节 微生物蛋白质组技术的最新发展(180)
    第四节 微生物代谢物组技术的最新发展(184)
    第五节 各种微生物组学数据的整合及模型构建及预测(187)
    第六节 成功应用案例(188)
    第三篇 战略篇我国微生物领域技术方法创新的发展战略
    第一章 我国微生物学科和产业发展对技术方法创新的迫切需求、目标和工作重点(192)
    第一节 微生物学科发展对技术方法创新的需求(192)
    第二节 我国生物产业发展迫切需要微生物技术方法的创新(197)
    第三节 我国微生物领域技术方法创新的目标和工作重点(200)
    第二章 我国微生物领域设备创新的需求、目标及工作重点(203)
    第一节 高通量设备(203)
    第二节 发酵在线监测和控制设备(204)
    第三节 自动化取样分析一体化设备(205)
    第四节 高通量微型生物反应器系统(206)